今年以来,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立足丰富地方党史资源,以“三联动”模式为重要抓手,精心谋划、精准发力,打好党史宣传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“组合拳”,持续推动党史育人走深走实、见行见效。
一是联动媒体,让红色故事“活”起来。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要节点,主动与《重庆日报》等权威媒体合作,特别报道《节衣缩食献钱献粮献飞机》依托江津抗战时期真实史料,生动还原了当地群众支援抗战的光辉事迹。同时,创新党史传播形式,将红色故事与歌舞等艺术载体相融合,协助江津区融媒体中心等单位精心打造《红军手迹与红军桥》《待到山花烂漫时》等优秀作品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让红色记忆更富感染力、更具传播力。
二是联动部门,让党史宣讲“实”起来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要讲好党史故事”“把红色基因传承好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系统梳理江津党史中的重大事件、重要人物与精神脉络,精心编撰1万余字的地方党史专题宣讲提纲,为党史宣讲提供权威、详实的内容支撑。联合区委宣传部印发《关于开展江津地方党史宣讲工作的通知》,整合优质宣讲力量,借力“江理论津”六进宣讲队伍与“江小宣+”基层特色理论宣讲队伍的广泛覆盖面,推动党史宣讲精准下沉。截至目前,已有效覆盖全区4万余名党员干部,显著提升了党史工作的辐射范围与社会影响力,让党史学习教育从“有形覆盖”迈向“有效覆盖”。
三是联动基层,让党史学习“热”起来。深入推进党史宣讲“七进”活动,全力营造“人人学党史、处处有党史”的浓厚氛围。室领导班子带头下沉一线,先后赴圣泉学区、江津区三线建设研究会等单位开展专题宣讲,捐赠《江津党史》等地方党史图书。结合党员“双报到”工作,组织全室党员干部走进社区,开展“家门口学党史红色图书进社区”等主题活动,通过“面对面”讲解、“手牵手”赠书,将党史知识送到群众身边,让红色文化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让红色基因在基层沃土中生根发芽。
(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