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访红色印记
20世纪80年代末,随着工矿企业产能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改善,电能紧缺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“瓶颈”。
经多方努力,华能与重庆市达成共识,积极推进华能珞璜电厂一期工程上马,计划建设容量72万千瓦,这将把重庆的总发电量提升1倍多。
1988年9月,项目开工?;芎椭厍煸谌阏腥瞬?,华能珞璜电厂党委书记胡泽荣也是在此时加入珞璜电厂。
作为国家“七五”重点能源建设项目,珞璜电厂一期总投资18.3亿元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市投资最大的工程项目。
胡泽荣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一起,被分配到各个岗位上,忙得热火朝天。那些纵横交错的巨大电缆沟、靠100多人拉动的6KV电缆、重达300吨的汽包、100多个轮子的平板车……让他们震撼又兴奋。
更让胡泽荣印象深刻的,是来自国外的先进发电技术。电厂一期工程成套引进了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两台单机容量360MW亚临界燃煤汽轮机组,并在国内首家引进日本三菱重工烟气脱硫装置。一期工程建设现场一度驻扎的大批外籍技术专家,厂里也专门派出多批技术人才前往法国、日本、西德学习。
1991年9月11日,电厂1号机组投产发电,1992年2月14日,2号机组投产发电,标志着一期工程全面建成。1996年12月,电厂二期工程启动建设,继续成套引进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两台单机容量360MW亚临界燃煤汽轮机组,并于1998年12月全部投产。
二期工程建成后,电厂总装机容量达144万千瓦,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市所建电厂的装机容量总和,为刚刚成立的重庆直辖市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。
2004年9月,电厂三期工程动工,这一次,核心技术设备和整个机组的建设运维实现了完全自主。
2007年2月,三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,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264万千瓦,成为我国西南地区装机容量最大的环保型火力发电厂,当时重庆市每使用10度电,就有3度来自于珞璜电厂。
建厂以来,珞璜电厂总投资约120亿元,累计发电2300亿千瓦时。2020年6月,该电厂建成投产西南地区首个污泥耦合发电项目,为传统燃煤电厂转型发展提供了示范。